退火,是将耐候钢发锈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,保持足够的时间,然后以适当的速度冷却的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。退火热处理可以分为*退火、不*退火和去应力退火。退火材料的力学性能可以用拉伸试验来检测,也可以用硬度试验来检测。许多耐候钢发锈都是以退火热处理状态供货的,耐候钢发锈硬度检测可以采用洛氏硬度计,测试HRB硬度,对于较薄的钢板、钢带以及薄壁钢管,可以采用表面洛氏硬度计,检测HRT硬度。
耐候钢发锈常用的退火工艺如下:
1、*退火。用以细化中、低碳钢经铸造、锻压和焊接后出现的力学性能不佳的粗大过热组织。将耐候钢发锈加热到铁素体全部转变为奥氏体的温度以上30~50℃,保温一段时间,然后随炉缓慢冷却,在冷却过程中奥氏体再次发生转变,即可使钢的组织变细。
2、球化退火。用以降低工具钢和轴承钢锻压后的偏高硬度。将耐候钢发锈加热到开始形成奥氏体的温度以上20~60℃,保温后缓慢冷却,在冷却过程中珠光体中的片层状渗碳体变为球状,从而降低了硬度。
3、等温退火。用以降低某些镍、铬含量较高的合金结构钢的高硬度,以进行切削加工。一般先以较快速度冷却到奥氏体最不稳定的温度,保温适当时间,奥氏体转变为托氏体或索氏体,硬度即可降低。
4、再结晶退火。用以消除金属线材、耐候钢发锈在冷拔、冷轧过程中的硬化现象(硬度升高、塑性下降)。加热温度一般为钢开始形成奥氏体的温度以下50~180℃,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加工硬化效应使金属软化。
5、石墨化退火。用以使含有大量渗碳体的铸铁变成塑性良好的可锻铸铁。工艺操作是将铸件加热到950℃左右,保温一定时间后适当冷却,使渗碳体分解形成团絮状石墨。
6、扩散退火。用以使合金铸件化学成分均匀化,提高其使用性能。方法是在不发生熔化的前提下,将铸件加热到尽可能高的温度,并长时间保温,待合金中各种元素扩散趋于均匀分布后缓冷。
7、去应力退火。用以消除耐候钢发锈和焊接件的内应力。对于钢铁制品加热后开始形成奥氏体的温度以下100~300℃,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,即可消除内应力
耐候钢发锈退火的目的在于:
1、改善或消除耐候钢发锈在铸造、锻压、轧制和焊接过程中所造成的各种组织缺陷以及残余应力,防止工件变形、开裂。
2、软化工件以便进行切削加工。
3、细化晶粒,改善组织以提高工件的机械性能。
4、为最终热处理(淬火、回火)作好组织准备。